孝义市五老宣讲团成员 朱彩霞
以往,与我对面而坐的大部分是学生,妇女。平时,我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聊读书、聊学习、聊的很投机。三八妇女节前后,我与一些社区的妇女朋友聊如何处理婆媳、妯娌、姑嫂、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聊的很开心。今天,我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家长。我相信,我们会聊得更快乐。
一、常照镜子,做孩子的言行楷模
本来,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可以自由宣泄情感的场所,苦了、可以诉说;累了、可以小憩;伤了、可以疗养;你或许认为,在家可以放肆、无拘无束。别忘了,还有一双明亮的小眼睛在盯着你,你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被这双眼睛所摄取。而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是你是山谷里的《回声》,孩子是你房间里的《镜子》,你衣着整洁,举止温文典雅,言辞抑扬适中、顿挫有致,你的孩子绝对不会有失体面。你是孩子的长辈,更是孩子无可替代的老师。所以,相对学校而言,家庭是一所没有假日的学校。给孩子营造什么样的氛围,主动权在你的手中,孩子只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凡事大大咧咧,在家不拘小节,大呼小叫,成天脏话连篇,就连睡觉也要来个仰八叉。这种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可想而知吧。
这里有一个故事,是我亲眼所见:一天,一位母亲陪同孩子在社区内活动场上玩耍,一条小狗狗绕着他们逗乐,孩子很是害怕,妈妈对孩子说:“骂它”,孩子就回过头去对狗狗说“骂、骂”。在一旁观看的我们禁不住笑起来。原来,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骂人。即使对身边人有些不满,也只会用“我讨厌你”表示他的愤慨。
其实我一直生活在农村,以前常常看到不太雅观的场景:一次,一男子酒醉后赤背露体、跌跌撞撞来到学校,指着正在玩耍的孩子嚷道:“你狗的给老子好好学习,不然,老子一脚踹死你”。吓得大家纷纷跑开了。作为家长,谁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试想,你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二、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原来,央视有一档栏目叫《人小鬼大》,不知各位家长看过没有,这个栏目特别好,别看孩子那么小,好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才是小精灵,他们会用自己的明眸探索世界,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评判世界。要想作孩子的知心朋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小鬼大难抓攨”正是这个道理。
儿童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六种家长最容易接近孩子的心灵
1、有童趣;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以顽童的心态跟孩子玩耍、逗乐。与孩子交流,既要用孩子的语言,又要用孩子的语气。(普通话很关键)目前,普通话与地方语言混杂的现象很严重。这给孩子今后的语言表达,产生一定的阻碍。
2、不攀比。别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己的孩子比,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对事物是完全相同的。比如树叶、土豆、白菜、苹果。。。。别用羡慕的眼光看别人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因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每个环境都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实中,攀比心理与生俱来,小孙女在小天鹅幼儿园上中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她总是要我快点、快点,我告诉她:奶奶老了。谁知她又说:“人家有的是坐着汽车,有的骑着摩托车,就你,每天骑着个鬼车子。”小小年龄已经开始攀比了。回到家,我认真地对她讲:“鬼车子是咱们俩最好的交通工具,如果没有鬼车子,咱们每天就得走着去,是你跟着奶奶跑,还是让奶奶骑车送你呢,请你自己选择”。从此以后,乖巧的她再也不提鬼车子的事了。
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所处的环境向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健康、更阳光地成长的方向发展。自从咱们社区有了这所锦云佳园幼儿园,我们就积极报名,安心就读。为什么呢?不瞒大家说,在此之前,我对咱们的董园长做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从专业水平到领导能力;从职业道德到敬业精神,从创新意识到人文理念。认为董园长不仅能办好,而且会带领园内的精英团队向全市一流幼儿园迈进。一年多的实践,已经做了很好的证明。
3、说到做到。无论事大事小,不要轻易许诺,既然说了,就要兑现。 诚信,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首先要从家长的言行中体现出来,比如“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等等,让孩子从具体事实中感悟诚信的魅力。“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在孩子的心中,谁不守信用,谁就会变成非常丑陋的东西。道出不守信用的后果。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因一时的疏忽,忘了出门前给孩子的小小许诺,结果,孩子会毫不留情地说“妈妈骗人!”,“你是个大骗子”等等。
《被拆掉两次的亭子》说的就是家长为了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举措。
4、懂得放手。不做全职保姆。有一天,我去二小子家,一进门看到这样的情景,儿媳在餐桌上备课,六岁的孙子在茶几上陶醉于自己的手工制作之中。各色粘土摆满了茶几。我好奇地伸手触摸他的作品,他连忙阻止:“奶奶,别动,我一会给你们讲。”原来,他嚷嚷着要妈妈陪他玩陶泥,妈妈见他很专心的样子,就说“你先做,做好以后讲给妈妈听”。
不一会,孩子的作品完成,我们一起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解。原来,在我们面前用各色粘土堆积的东西,竟被他讲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小熊帮妈妈过桥。儿媳当时的样子,俨然是孩子的小妹妹,一会问,“这几道弯弯长条是什么?”“是栏杆,没有栏杆,怎么过桥?”“那小熊不是已经过桥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他看到妈妈还没有过来,就回头扶妈妈去了。”他们就这样问着、答着,直听的大家笑出来眼泪。
5、善于倾听。 认真的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倾听的过程也是发现孩子独特思维、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机。更是与孩子分享快乐的好方法。适时、恰当的提问、赞美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既能引发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更能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
6、心地善良
心善天地宽,所谓善良,反应到生活中就是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一颗宽宏大量能包容之心。在处理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让孩子觉得顺情顺理,特别舒心。从而对你产生敬仰之心。(故事,女孩一大杯鲜奶,换回自己一生难以付清的救命钱)【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不要为善事索求回报】【账单的边缘上写着:一杯鲜牛奶足以付清所有的医药费(郝武德医生)】。对于这个故事,我有自己的理解:因果轮回,转的很快,积小善以成大德,施小恩以铸鸿福。
三、陶醉书香,与孩子一起沐浴阳光
很多朋友认为,学习已经成为过去式,书香将离自己远去,读书只是孩子的苦差事了。其实,你想错了,阅读是人一辈子的事。书籍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伴侣。如今,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阅读尤其重视。语文老师认为,语文不是教课文,是引导孩子阅读和做人;数学老师知道,阅读关系到理解能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更会体会到每一点知识的获取与积累都离不开阅读。所以,在我最近几年走过的每一所学校的走廊里,最显眼的就是书。孩子们只要想读,随手可取,随地可读。我也曾以“读书,受益终身”为孩子们作过专题讲座。
我同样希望,在座的每位家长朋友,闲暇的时候,将注意力从手机上移回到书本上来。静下心来,安静地读一两本书。沾一些书香气息。“开卷受益”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在书中,咱可以与古人对话、与文人交流。追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探讨咱身边的“孝”“义”文化。丰富人生阅历,提炼自身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咱们小区里不乏这样的文人雅士,成老师就是怎么的榜样。在我看来,书籍是人的按神器,是人心的净化器。在今天这个高速时代,人们忙于生存,来去匆匆。心理状态非常浮躁。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忙中偷闲,捧起一本书静读,你将会很快安稳下来,安静下来。这样,身心处于安静状态,心灵得到文字的洗涤与净化。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孩子的眼中的你,远比抱着手机的你优雅漂亮的多。
最后,衷心地希望孩子成长的乐园——锦云佳园幼儿园越办越好,祝咱们的宝宝学的更开心,玩的更快乐。祝年轻的家长朋友在书的熏陶下更阳刚、更靓丽;祝老年朋友晚年更幸福,晚霞更炫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