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 校园内外


好家长带出好家风

 

 

                孝义市五老宣讲团常务副团长  张声南

 

家长是家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设施者、实践者。家风是传家宝,靠一代又一代的家长继承和弘扬。家风说到底是一个家庭的风尚和作风,家长的作风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家风。所以,家风与家长有密切的关联。重视家风的关键是认识,建设家风的关键是家教,传承家风的关键是家长。

一、建设家风关键在家教

1、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教主要有三件事要做,即:成长、成人、成才。说起三件事并不难做,一成长:就是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安全成长。二成人:就是不仅身体成人、形象成人,而且情商指数又高。成为企业、单位需要的十种人。三成才:就是智商指数高,成为有本事、有能力、有作为的人。

2、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是共性施教。就是每一个孩子都应受到的教育,特别是观念问题的教育,如:对错观、好坏观、是非观、荣辱观、公私观、得失观、舍得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对错观和荣辱观的教育,越早越好,最好生下开始。

二是因人施教。“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实质是教育要有针对性。我举几个例子给大家谈一下:①对于过于自信、骄傲的孩子要进行挫折性教育,让孩子做人中人,不要做人上人;②自卑不自信的孩子要进行鼓励性、赏识性教育,让孩子树立自立、自强、我能、我行的竞争意识;③对怕苦、怕累、怕劳动的孩子要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让孩子树立吃苦、耐劳、勇敢、奋斗的精神;④对不珍惜粮食、乱扔乱丢的孩子,要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不铺张浪费的习惯;⑤对一切顺利成长的孩子要进行曲折性教育,因为曲折而精彩。就像李云龙就是曲折精彩人生的典范;⑥对自私不顾他人的孩子要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奉献精神教育,因为无私奉献而最美。最美少年、最美学生,像孟培杰背着妈妈上大学就是榜样;⑦对不愿做小事,做事没耐心的孩子要进行平凡而伟大的教育。

3、家庭教育的目标

我们的祖先早有目标,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此祖先还提出从“仁、义、礼、智、信”五方面进行培养。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到六既、六更,即:既要培养孩子高智商、更要培养孩子高情商;既要教育孩子听“话”,更要教育孩子听“法”;既要求孩子的好结果,更要求孩子学会过程;既对孩子严格要求,更要放手给孩子时间空间;既要说服教育,更要以身作则;既要重视当前,更要注重长远。

4、好家教应发挥“三心”作用

教育孩子应以爱心、狠心、耐心来进行施教才能奏效。

爱心。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始终充满爱心,这是三心的基础,贯穿家教全过程。首先,把培养孩子列入家庭建设的第一要务,无论多忙、多闷、多慌、多燥都不能慢待、冷落,更不能嫌弃孩子。其次,既不能庞爱、溺爱,放纵孩子,把好孩子变成骄娇赖孩子,又不能施行暴力,逆待孩子、伤了孩子。

狠心。培养孩子不光要有爱心,还要管教孩子的狠心。狠心是在爱心的基础上,是慈祥的狠心,充满希望的狠心,充满责任心的狠心,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控制住自己感情和情绪的狠心。

耐心。耐心也是在爱心基础上的耐心,据科学家说:孩子一个错误可能犯20次。现在纠正了,一会就又犯了;今天纠正了,明天又犯了,这就需要家长的爱心和耐心。要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冲动,耐心等待。教育——纠正——等待是教育孩子的规律。就像教孩子叫一声爸爸妈妈一样,爸爸妈妈反复示范,比孩子都叫的多,一直到孩子会叫爸爸妈妈为止。不管孩子多大家长应该有这种爱心和耐心的精神,违背“三心”适得其反。

5、好家教需要良好环境

搞好家教,建设好家风不仅需要说教,还需要良好家庭关系和环境,需要有欢声笑语,和谐相处,处处温馨,充满亲情友情的家庭环境来塑造。反对家庭不和、家庭暴力,这将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影响和伤害。家庭的装饰也要对孩子教育有利,如:门匾、对联、挂画等,都要想到给孩子以正能量。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一致,孩子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如果父母不一致,孩子就会钻空子或不知所措,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6、好家教应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教育

家教不能用“工业生产方式”来教育,把孩子当产品由家长设计加工,这样做就会把孩子变形、走样、扭曲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用农业生产方式来教育孩子。农民就是松土、施肥、下种、间苗、除草、整枝,放在地里让庄稼自己成长。教育孩子也一样供给孩子吃、穿、住、行,再思想上、精神上、作风上教育启迪孩子,家庭给孩子一个良好成长环境,再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自觉、自愿、自主地健康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孩子的特长,也就是别人没有教过自己能做出比别人强的东西,这叫天生三分,也叫天才。发现天才后家长一定要把它激活,重点培养成这方面的优秀人才。还有教育孩子像学驾驶汽车一样,一定要把孩子当驾驶员,家长是教练员,要放手让孩子学开车、相信孩子一定能学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司机。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汽车家长当司机,那样将会毁了孩子。

7、好家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只要求孩子讲理。教育孩子讲道理是对的,还要教孩子站在公道的立场上讲理,讲什么理,怎么讲理等。我认为世界上有三种道理可讲,一种是公理和法理,这是在社会活动中讲的理,公理和法理面前人人平等。一种是哲理和真理,这是讨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教育劝导他人等常用的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种是伦理和情理,这是家庭中讲的理,讲这个道理是不平等的。讲的是尊老爱幼,它有大小、长幼、老少之分。按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各人要求去解决。没有违法不能用公理来解决伦理问题,那将会更复杂、更难办。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不能只注意孩子的显能,还要发现孩子的潜能,潜能的能量更大。世界上有个大科学家叫霍金,不会走路,说话也说不清,不会写字是个天文学家,是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他脑子的潜能是研究宇宙的。中国的周周也是小儿麻痹症,什么也干不了可他指挥大乐队。公交司机关斌被砸头部严重受伤,在生命垂危之时潜意识中完成了刹车、脚刹、手刹、停车等动作,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一车乘客。电视里报导的一个小学生能背圆周率上千个数字。另一个小学生多位数加减法比计算机还快。这些都是潜能潜意识的作用。

三是不能只给孩子“顺利”。世界是花花的,事情复杂的,道路是曲折,前进是坎坷的,没有一帆风顺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如果让孩子茁壮成长就必须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不能让孩子在温室里成长那会弱不禁风。家长因制造一些不顺利和难题来培养孩子锻炼孩子。如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不要怕小刀割手,对孩子的哭应不哄不打不骂不训让他哭个够。孩子要钱时父亲找借口推给母亲,母亲找借口推给父亲,让孩子感到办事难。有吃的要和孩子分着吃,让孩子树立共有共享的思想等。总之,要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独立生存,事情难办和集体主义等思想。

四是不能只要孩子的“结果”。过程和结果是因果关系,有过程才会有结果,过程的好坏决定结果的好坏。有的家长直截了当问孩子要结果,结果不太好就骂孩子笨死了、猪脑子等。对大人是要结果能把这件事办好。对孩子对学生是学过程来了,结果是检验过程的手段。检查孩子首先要检查孩子过程学会没有学会。有个孩子16+16=22,老爷问为什么算错了,爸爸说“粗心”,妈妈说“粗心”,本人说“粗心”,老爷说:“不是粗心,而是过程错了,孩子用三步算法丢掉了进上来的一点。如果用四步算法6+6=12进1,1+1=2,2+1=3,结果是32。”孩子懂了。过了一个月孩子上学了,考了100分,给老爷打电话:“我从来没有考过百分,第一次考百分,今后一定要注意步骤和程序,结果才能好。”

五是不能给孩子增加压力。我们提倡竞争,支持竞争,但是我反对在孩子中争第一,争百分。因为第一只有一个,只有第二和第三的人去争,其他人无缘。所以,争第一只会把孩子争的泄了气,争的不服气,甚至争的抑郁了。我们应提倡争上游,第一名,第二名能争上游,最后一名也能争上游。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有个同学考了最后一名还有差距,泄气不上学了。父亲说:你的努力空间大是好事,你要争上游,和最后第二名争,第一年倒数10,第二年倒数20名,第三年正数12名,考完大学后是前八名,考上了军校。

孩子考100分我们高兴,我们欢迎、点赞。考不上百分也不要生气。而且不批评,不给压力,因为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我们反对孩子争百分,应鼓励孩子争一流。如果一流是90分,七九630分,是最好学校。退一步80分,560分也是好学校。

我们不给孩子加压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时间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让孩子有时间与人沟通,有时间体育锻炼,提振孩子的精神,平和孩子的心里,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何乐而不为。

六是不能让孩子讲迷信。有的家庭和家长自己就不信科学、不信真理,而信神,信鬼、信命、信八字,信星座,信数字实质是信迷信。在大人的影响下孩子也信迷信。结果伤害了孩子,甚至出了大事故。四川一所小学,2008年秋的一个晚上下学,两边走栏里的学生走向中间楼梯,不知那个学生喊了一声有“鬼”,大家都往楼梯上涌,结果当场踩踏死亡学生11名,重伤3人,抢救无效又死亡2人。其实世界上没有鬼也没有神,都是心理作用。

七是教育要有目标和目的。我们不能光教育孩子当个乖孩子,也不能是骄孩子,更不能是娇孩子,而是让孩子德、智、休、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即:在家里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在自然界做一个有爱心、不破坏,和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好朋友。总之,让孩子成为家庭优秀的传承人,祖国的合格接班人。

三、传承家风关键在家长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家风的培育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家长如何培育和带好家风呢?

1、家长应有良好的素质

良好素质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不断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不当围观者,要当行动者;不当批判者,要当建设者;不当利己者,要当奉献者;不当评论者,要当实践者。也就是以主人公的精神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讲道理、办事情。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给孩子做榜样输入正能量。为了给孩子正能量应多看、多听正面的宣传,要有自己的成熟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千万不要热衷于小道消息,热衷于奇闻怪事,热衷于刺激性的短信。这样必然会接收不良影响,加上不分析、不加工,就会出现发牢骚、骂大街的不良行为。从而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心灵,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不好的思想品德,思想不正,家风一定会不好。

2、培养集体主义思想

学习雷锋的榜样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这是雷锋的核心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主流思想。这种思想是从集体出发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这种思想引导人们相互合作共赢、双赢、多赢、全国赢、全世界赢,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全世界人民也得益。

资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主要表现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以我为核心划圈圈,划来划去不是大“我”就是小“我”。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只能是我赢、个别赢、少数赢、财团赢。它嫉妒强者,小看弱者。这种思想会影响孩子、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和谐相处。

家庭也是一个集体,家长是集体的代表,家庭需要集体主义思想作纽带,才能团结全体家庭成员。

3、教育孩子越早越好

俗话说:“教育孩子生下始,教育媳妇进门始。”科学实践证明,孩子是胎教好、胎教的孩子聪明,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快都好,是天生三分在发力。所以,应当改为“教育孩子胎教始,教育媳妇姑娘始,教育女婿儿子始。”没有好姑娘那有好媳妇,没有好儿子那有好女婿,所以,家教要立足于早。还有预防性教育也要早,发现苗头性问题马上教育,不让苗头问题成为习惯性,更不能成为痼癖性问题那就更难纠正了。总之,家教要立足于“早”。

4、应多用一些引导性教育

我们的教家方法都是从长辈那里学来,对独生子女有些水土不服现象。所以,大家认为现在孩子难教育、难管理,其实是我们对新常态下的管理教育不适应。教育孩子不能打、不能宠,更不能溺爱、放纵。批评表扬要准确一致,否则会引起反作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进行引导性教育。给孩子选好学习的榜样,指出努力的方向,提出做好的标准,暗示做好的方法,让孩子有成就感。不要求孩子必须做好,更不要逼孩子做好,要让孩自觉地去做到、做好。哪怕是做的不太好、不完美,虽不表扬事情,但要表扬这种精神,成为孩子努力的方向。   

5、以身作则带家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作榜样肯定能带出好家风。今天讲一讲家长的带头作用。

家长想要建设一个书香家庭、书香门弟首先自己要爱学习,只要有时间就看书学习,而且活到老学到老,孩子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家长要想建设一个德孝家庭。家长就应带头遵守国家的道德、社会上的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孝敬父母不是说在嘴上而是在行动上,想到父母、常回家看看、为父母做点事情、注意父母的身体健康等,给孩子一个好榜样。过去有一家母亲病了儿子儿媳不关心,母亲死了,他俩用筐抬出去把尸体扔了,爸爸把筐子也扔了。孩子说:“爸爸不要扔,等你们死了以后我还要用呢。”爸爸听了儿子的话把母亲用筐抬回去,重新红红火火埋藏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6、家风家教先教育家长

我给大家说一个故事:有个记者去西山采访,碰上一个放羊的,记者问:放羊呢?羊倌说:恩。记者问:放羊干什么。羊倌说:卖钱。卖钱干什么?领嫂子。领嫂子干什么?生小孩。生小孩干什么?放羊。现在我们山下也有同样的问题,甚至不如西山。有的家长不是打麻将,就是游手好闲,对孩子不管不问,你要给他说“教育孩很重要”,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有的家长孩子有问题怨老师、怨社会,自己不负责任。其实儿女是父母的遗传,长得像、性格像、脾气像。有的问题不像也是父母的没有教育到位影响的。有的家长在家教中产生了随心所欲型、消极等待型、物质刺激型、观点不一型、缺乏规矩型、过分溺爱型、注重外因型、迷信思想型、助长纵容型。有的家庭一代一代没有文化、没有教养、没有起色、没有改观,不怨别人就怨家长。只要家长教育好孩子,就是教育好了家长,家教好了,家风也就好了,人们对家庭的看法也就好了。

总之,要孩子做好自己首先做好,不让孩子干的自己首先不干,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孩子身上有毛病首先检点自己。因为,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子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家风,希望家家有个好家风。

 

 
主办:山西省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大街老干部活动中心 (033000 )
TEL:0358-8222136 FAX:0358-8222136 EMAIL:llsggw@163.com
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作维护 晋ICP备2021004084号-1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