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交城县夏家营镇关工委副主任张振宝
崔 祯
识途老马身犹健,莫须扬鞭自奋蹄。年近68岁的老党员、老干部张振宝同志,从交城石油公司退休后,先后被聘为贾家寨村关工委副主任,夏家营镇关工委副主任。并兼任交城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职务意味着责任,更意味着奉献。一向对工作特殊热情,乐于奉献的张振宝在忠实履行职务的背后,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新职务 新起点 新征程
张振宝在担任镇关工委委员兼贾家寨村关工委副主任期间,自告奋勇,重点负责夏家营镇四所小学一所初中共五所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张毫不含糊,对新工作真可谓全身心投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冬数九,他都不间断穿梭各村、校进行巡查,密切关注学校孩子们的动态及学校周边环境影响。发现问题,及时尽力解决。如他发现四村合办的辛寨初中新校舍没有车棚,夏季天热学生车子常发生暴胎现象,便决定掏自己腰包,投资1万余元,为学校建起400多平米的钢架结构车棚。此举深得全校师生尊敬。又如,他发现学生在跑校路上常发生打群架现象,使学校领导为此发愁。老张便发动各村有威望的“五老”人员如大辛村刘正发、五狗则、辛南的岳作建等天天在放学的路上监督巡查,发现打架及时到现场制止处理,必要时通知家长来一起讨论化解矛盾。为此还多次请公安派出所领导来给师生作法制教育报导。老张平时就很重视与家长们联系,定时集中到家长学校进行家教培训,确保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齐抓共管。被称为四村交界难管理的老大难辛寨中学变得秩序井然,越办越有起色。家长们无不为此感动。
新目标 新任务 新举措
2004年春,县关工委主任兼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张建邦在一次书画研究会全体会员大会上号召大家:继承和弘扬中华书画艺术传统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求老同志们增强责任感,都要在自己努力练习的同时,深入基层学校及家庭,用心帮教指导青少年练笔,发挥点余热,做点奉献。在全县开展“老少同学书画”活动,把我县书画艺术研究活动提高到新水平。
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贾永贵和张振宝是同乡,两人一块商议措施,一拍即合,做出新的决定:抓点带面打回老家去。第二天起,他俩便骑自行车回夏家营镇各村发动,走遍16个村,与各村支部村委领导协商,先后组建起16个“老少书画协会”。全镇各村委形成共识;这既是继承中华书画艺术传统之举,也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所需,又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内容。因此得到了大力支持。老贾和老张都成了大忙人,他们应邀巡回到各村进行指导,从不间断。老少书画活动在夏家营全镇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2004年末,夏家营镇被誉为全县“书画镇”,其中贾家寨村成立最早,实力雄厚被誉为真正的“书画村”。2008年由张振宝个人筹资一万余元,出版了《贾家寨村中老年、少儿书画集》印发全县,极大地鼓舞了全村老少,学书画势头越来越高涨。
2006年辛寨中学成立青少年书画培训中心。报名人数增加到200余人。节假日天天培训4小时,张振宝、贾永贵等五老们坚持义务培训,从不收学生一文。每年暑假末都特邀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卦山书院的高手们来交流书艺,亲临指导。2011年和2012年,张振宝又个人出资连续两次带领小选手们到北戴河和北京参加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分别获得三个三等奖和一个二等奖,为全县争了光。
建基地 办展览 增效益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核心的是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交城是一片红色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故事,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张振宝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爱国情怀驱使他,存史与世的担当激励着他,退休后他把工作的一个侧重点放在革命史料征集上。通过信函、走访、查阅,对交城县特别是对贾家寨一代的战事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他同贾永贵、温若夫等五老把“贾家寨残案”、“贾家寨村民斗争史”整理成故事、快板书、顺口留,多次组织进学校宣讲教育。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他与同事温若夫一起策划并征得村委和县关工委老促会支持,在贾家寨村办起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贾家寨村民革命事迹展览馆”。包括文字图片80多幅,有史实、有纪实、有亲历、有传说、有故事、有数据,图文并茂,直观感人。吸引远近村民学校师生传流不断来参观。给青少年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辛寨中学学生经过两次参观后,学生们自发地写出参观心得体会共600余份,送回县关工委。石保平主任看后高兴地说:“从辛寨中学学生的思想变化,足以说明展览馆的教育成果和效益。今后要进一步充实内容,不断创新改进,使展览越办越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振宝同志就是这样退而不休,继续挽起袖子干,为关心下一代成长,为党的事业后继有望,永不变色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