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 经验交流


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

 

 

                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

                        ——交城县城内完全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任高岭  梁伟萍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辟的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这24个字,渗透在每年“中华魂”主题教育读本中,贯穿于每年的“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中。因此,近年来交城县城内完全小学关工委和关爱团,把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贯穿于每年“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始终,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创新,在此与大家商榷

             老少学好读本   筑牢中国精神

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小学读本,确是“五老”小学教师,小学生学好用好中国精神的优秀读本。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践行。2009年至2014年,我们依次反复通读了《祖国在我心中》、《中国精神颂》、《颂歌献给党》、《理想点亮人生》、《中华美德颂》、《放飞梦想》等六本“中华魂”读本。在读书中,同学们学习知识,感悟道理,生发“爱国主义情感,凝聚中国力量,筑牢中国精神;在践行中,同学们锻炼品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启迪智慧,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习读本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抓了五件事:第一、购足读本,教材到位,达到“五老”、教师、学生人手一册。第二、安排时间,天天读书,保证每天下午半小时的读书时间。第三,老少同学读本,同做读书笔记,同写读书心得,同讲读书收获。第四、围绕读本内容,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主题讲座。2014年学校举办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讲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由“五老”作了《编织梦想,放飞梦想,为圆好我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学习<放飞梦想>小学读本的收获》的主题演讲。主题演讲紧密结合读本中故事,主人公的26位专家学者、时代英雄模范,青少年朋友实现梦想的故事,阐述了三个主题:一、人为什么要有梦想,为什么要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什么是梦想,什么是中国梦、我的梦。三、怎样圆好我的中国梦。通过讲座,使同学们明白了梦想需要经过奋斗才能实现的道理。梦想的目标在未来,梦想的基础在当下,梦想的实现在奋斗。通过讲座,使同学梦明白了什么是中国梦,用一句话说,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三句话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用四句话说,就是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通过讲座,使同学们懂得了中国梦包含着我的梦,我的梦必须融入中国梦。通过讲座,使同学们知道了圆好我的中国梦,必须践行好五点: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情感激发圆梦动力;2、勤奋学习,用知识开启圆梦引擎;3、陶冶高尚情操,用品格筑牢圆梦基石;4、加强锻炼,用强建的体魄奠定圆梦的物质基础;5、编织少年梦,圆好“我的中国梦”。第五、开展好每年的主题教育活动。

 

                讲好中国故事   凝聚爱国力量

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中,如果干巴巴地讲一些大道理,孩子们不爱听,他们感兴趣的是听英雄人物的故事,特别是中国的、本县的、本校的、同学们自己的故事。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凝聚爱国能量,我们一方面收集、整理、编写故事,一方面开好故事会。编写和演讲的故事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祖国名人故事会。2010年,在学校开展的祖国名人我来说的故事会上,同学们热情洋溢地讲述了我国伟人名人学习成才的故事。其中有《毛泽东求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华国锋与三个孤儿》、《元帅求学》、《雷锋的故事》、《刘胡兰的故事》、《孔子识字》、《孔融让梨》、《鲁班南山学艺》、《爱国的钱学森》、《司马光的故事》、《李白的故事》、《岳飞的成功之路》、《柳公权练字》、《冰心小时候的故事》、《李四光的故事》、《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等三十七个中国故事。通过讲述中国伟人名人求学成才和爱国报国的生动故事,同学们懂得了学习是实现理想的基础,爱国是成长的引擎,明白了“学习最有用”和“祖国最可爱”的道理,激发了同学的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了“我爱我的祖国”的责任感。2、搜集编写和演讲了本校学子爱国精神的故事。如《华国锋的故事》、《毛主席接见常芝青》、《当代吕梁英雄——人民公仆燕居谦》、《李立功十三岁投身抗日》、《网作义十六岁西北军大刻苦学习的故事》、(原北京军区副政委、中将军衔)3、编写和讲述了抗日英雄的故事,如《晋绥抗日英雄——神枪手崔三娃》、《晋绥抗日英雄——智勇双全的段兴玉》、《晋绥抗日英雄——百战百胜的韩凤珠》、《抗日英雄王天明》。4、学生成长故事。讲述自己和同学在读书和践行活动中成长的故事。故事内容有四个方面,做法也有四个方面:一是灌输,知英雄故事,懂英雄精神。二是践行,进灵魂,见行动。三是养成,常践行,成习惯。四是树典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总之,通过讲述英雄故事,畅谈学习收获,经常践行养成,广树学习样板,激励同学们不断地凝聚着爱国的能量。

 

               诵读经典诗文  陶铸少年灵魂

2007年以来,城内学校把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和传承百年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出色地创建了“诵读经典诗文,传承百年文化”的特色学校。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制定了晨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坚持每天半小时的晨读。教材由教导处组织,语文教师选编。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心理需求,接受能力,筛选出适合各年级诵读的篇目,分年级装订成册。一至六年级共编印1800于册《中华经典诵读》读本,达到人手一册。晨读与学生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搭架起了学习平台。

“读”是基础,是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渠道。通过经典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言丰富的表达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通过诵读,同学们不断的吸收着蕴含于经典诗文的思想营养,生发着爱国思想。有不少同学倾慕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感慨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称赞于苏轼“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报国之志,沉浸于陆游“王师必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之中;有不少同学为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精忠报国”所折服,为辛弃疾“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所敬仰,为李商隐“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精神所赞赏,为于谦“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直人格所佩服……。配合晨读,由观爱团的“五老”结合全校学生讲述了毛泽东、诺贝尔物理奖获得主杨振宁、作家冰心、文学大师巴金和矛盾诵读经典长成的故事,促进了晨读效果。

             开展践行活动  树起学习楷模

根据每年“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我们年年开展一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为了学好《中国精神颂》读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学校关工委和观爱团,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开展了“学读本,讲故事,传精神,践行动,比成长”五位一体的系列活动,不断引深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传承者。我们抓了五项内容。一、学读本,争做民族精神的自觉学习者。二、讲故事,争做民族精神和自己实际的结合者。三、传精神,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四、看行动、争做民族英雄的践行者。五、比成长,争做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2011年,围绕《赞歌献给党》小学读本,结合本县的英雄人物和本校学子的爱国精神故事,开展了学英雄跟党走,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学英雄跟党走,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秀,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健壮,活泼开朗的好少年。2013年,围绕《中华美德颂》读本,举办了《践行道德规范,培养美德少年》主题教育讲座,开展了“弘扬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践行活动,涌现出了不少美德少年,全校评选21名美德少年,4名星级美德少年。2014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由关爱团:“五老”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讲座,全校开展了“我学习,我践行,我成长”教育实践活动,经过全校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评大会的民族评比,选出了17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个人。每年涌现的先进人物,都为全校学生树起了学习楷模,有力地推动着“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

                  注重“四个”转化   促进健康成长

孩子成才的过程是实现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是教育转化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四方面的转化:一、知识转化过程:把人类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二、能力转化过程: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写作、演讲、组织、活动等能力。三、思想转化过程:把知识点及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四、行为转化过程:把思想、观点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通过四方面的转化,同学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四二班的任滨宇同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演讲活动中,他用自己亲身的体验,进行了《它改变了我》的演讲。他说:“变了,我变了!因为它改变了我。在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它悄悄地改变着我,改变着我的思想改变在我的行为。它摧我深化了爱国思想,帮我弘扬了爱国精神,助我培育了爱国敬业的行为。它是谁?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他已成为全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个人,成为全班、全校的优秀学生。再看五二班的张宏彬同学,他把“爱学习”、“爱祖国”化为自己的言行。他说:“为祖国而学是它的心愿,当一名科学家是他的志向”。他觉得祖国还没有足够的强大,要强大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很多科学家。他要“为实现祖国强大而读书”。为此,他抓紧一切时间,勤奋学习,坚持每天早起,背课文单词,课前预习,做好学案;课堂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做好作业。各门功课都成绩优秀,考试常是全班第一。“爱祖国”,他不仅体现在“爱学习”上,还体现在道德修养上。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学习用品,用的全是奖品和学校发给的,从未买过文具用品。他在五年级用的文具盒还是三年级得下的奖品。书包烂了,缝一缝,继续使用。纸张张正面用了,翻过来再用。铅笔短了,舍不得扔,旋一旋再用,直到手指握不住,才肯放弃。五年级带的红领巾,还是刚入队时发下的,脏了洗衣洗,继续佩戴。他每天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系交城县关工委通讯员)  

 

 

 

 
主办:山西省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大街老干部活动中心 (033000 )
TEL:0358-8222136 FAX:0358-8222136 EMAIL:llsggw@163.com
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作维护 晋ICP备2021004084号-1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