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 关工经验


坚守办学初心 勇担育人使命

 

 

——吕梁市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经验交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坐标,可以对所在区域的教育生态、文化发展、人才储备起到深远的影响。吕梁市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年轻的高中始建于2010年,是由离石区委区政府与全国教育先进典型——江苏省江阴市联手创办的一所公办高级中学。作为离石区寻求教育突围、提升教育品质的一项民生工程,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守“不找借口、永不服输、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高举素质教育示范大旗,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成为山西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阴支教团队曾获“感动山西”特别奖,学校相继荣获“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模范单位”等荣誉。近五年高考一本进线率保持在50%以上,二本进线率97%以上。2020年毕业生考取清华大学,更是实现了清北生零的突破。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政府部门跨区域合作办学的一个成功案例,2021年起,吕梁市教育局参照离石江阴高中的办学经验,又创办了吕梁一中等数所初、高中。

一项项荣誉书写着离石江阴高中师生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的开拓进取精神,承载着一批批学子薪火相传的坚守与追求。一路走来,我们在现代教育风云变幻的大潮中,依托南北两地教育者的传承与接力,谱写出了吕梁山上的教育传奇。十二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这是离石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结果。

一、对标一流、筑巢引凤,借“江阴模式” 夯实学校发展之基

(一)回溯办学初心,一把手工程攻坚克难

吕梁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2009年之前,作为吕梁市政府所在地的离石区竟然没有一所区属高中。在此背景下,优质生源流失,教师素养下降,教育乱收费紧随其后。当时,晋中、太原等地的某些中学甚至专为吕梁山上的学生设置了“吕梁班”“离石班”。

2009年以后,离石区委、区政府积极寻求教育突围,探索兴办教育新路子,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走出了与全国教育名市江阴市合作办学的模式。从整体培训师资,到由江阴选派优秀教师来离石助教援教,两地的勠力合作,使离石教育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可以说,离石江阴高中的创办初心,就是让老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优质的、平民化的教育资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离石区江阴高中是一把手亲自抓的头号工程,从方案出台到部署施行,从选址建校到招聘教师,从招生开学到全程督查,任离石区区委书记王彤宇的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着其他负责人的态度,影响各层级工作的见效,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最终影响了这个教育工程的成色和质量,导致了离石江阴高中的诞生和发展。

(二)复制江阴经验,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

2009年12月,经离石区和江阴市有关方面多次协商,确定双方在离石合办一所高级中学,带动离石教育腾飞。两地约定新办学校全面复制江阴的教育理念”“管理思想”“育人方法”“教学模式等,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和教学人员由江阴方面委派,其余教学人员在应届二本A类大学学历以上毕业生中招聘,本地教师每人还要拜一名江阴老师为师,进行跟班”学习。江阴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对离石本地较为粗放的教学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2011年第一年高考就声震吕梁、一炮而红。

十余年后回头再看,2010年离石江阴高中的建校,有人称之为离石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还有人称之为离石教育从此告别落后的一座分水岭”。

重塑教师形象,教育新面貌初现离石

巍巍吕梁山,绵延八百里。如果说吕梁英雄的厚重文化积淀,是历史的馈赠,是承传的火种离石江阴高中便是现实的再创,是薪火的烈焰。

学校从建校初期就把规范办学师德师风建设当成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规范办学来引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师德师风建设筑牢学校发展根基。学校建立之初就在招生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承诺,离石江阴高中的教师“不接受家长馈赠,不接受家长吃请,不搞有偿家教”,“三不承诺”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一条铁律,也在离石区教育界立起了一个标杆。

办学来,学校始终把改变老区落后的教育面貌作为己任,坚持追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将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需求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坚守公办教育的良心和底线,铸就公办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人人成才,使吕梁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一步步成为了现实。

二、改革创新深度优化,高效课堂探路优质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透视窗口,是衡量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尺。离石江阴高中的办学精神,有一条根本主线就是“质量立校”的目标意识。我们办学一开始,就遵循“自主、精细、高效、创新”的教学思想,倡导优质教育、高效课堂。

2012年开始,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评价机制上积极探索,着力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问题导学模式。积极树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观念,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情为基本点,以课本为基本点,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点,以学生自我展示为基本点。

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对教师有六字真言:编、察、验、备、导、评,编写导学案――自主课教师巡查观察――展讲前验收导学案完成情况――备展示课的活动流程设计――展示课上进行引导、点拨和指导――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讲、评定,这涵盖了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学校也确立了六字规范:学、研、展、思、练、纠即自主学习导学案——小组合作讨论钻研——展示课学生展讲——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巩固训练——纠错提升。这样,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他们从学会转变成会学,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能动性,真正把教学的重心由重转到重上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的新高考强调单元设计、项目教学、创设情境,更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层四化”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上,我校将课程分为面向全体的国家课程、面向群体的选择性课程和面向个体的定制课程三个层面,初步搭建了成型而系统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指国家规定开设的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以“三全”为标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全程评估;选择性课程指校本研修课程及社团活动课程,凸显“三生”尊重生命、体会生活、体现生机;定制课程指研修课程和拓展课程,追求“三个”尊重个体差异实现个别对待体现个性发展。

在课程管理上严格要求四化,即必修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精品化,拓展课程特色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在升学压力、学习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利用周末开设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结合吕梁的地方特色和学校自身优势,认真规划、积极发动、周密部署,先后开设了唐宋拾遗”“生活中的数学”“化学与环境”“吕梁名人传“吕梁美食”等三十余门有特色、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以及机器人社团、礼仪社团、器乐社团等各类社团。通过这些课程改革,我们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三级”自主管理模式改革

我们构建了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学生自主管理系统。学校层面推行团委、学生会制度,年级层面推行学生会年级分会制度,班级层面推行班主任助理制度,校级学生会参与日常各类大型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维护,年级学生会参与年级日常行规管理,班主任助理参与组织班级的日常正常运转,努力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锻炼。

学校的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均为学生自主承办。田径运动会学生自己担任比赛裁判和秩序维护,老师们只是负责幕后指导。迎新文艺晚会,很多节目由学生自创自编自演,自主申报,晚会秩序井然、精彩纷呈,全面体现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水平。学校的宿舍、餐厅、教学区及“三操”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部由学生负责。我们通过自主管理改革,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还要学会服务和管理,这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

心血孕桃李,放眼满目春离石江阴高中在师生共同的躬耕下,尽吐芳华,一路飞歌,欣欣向荣。建校以来,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斐然,连创佳绩升学率连年攀升。十二年来,离石江阴高中为吕梁培养了五千余名大学生。这些大学生遍及名校、遍布全国,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家庭的命运。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已经回到吕梁离石创业就业,回报社会,反哺家乡。些成果都充分证明了离石江阴高中是一块培育人才的土地更证明了离石江阴高中是一所真正的平民化的优质高中。

三、奋发有为、有文有质,依“头雁效应”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

江阴支教团队

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懒,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校长是学校领头人,校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办学的方向和办学质量。校长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沈娅梅校长是一位学者型、专家级校长也是一位做事果敢、雷厉风行的领导曾担任江阴市长泾中学校长江阴市第一中学校长,她把两所普通中学带成国家示范高中和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后任江阴市教育局任副局长作为离石江阴高中的第三任校长,沈校长20127月带着第三批支教团队来到山西,一干就是年。作为一个校长,忙于繁杂事务的同时,始终冲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进班听课,每天与老师交谈,并积极参加所有学科的教研活动、各年级的质量分析会、家长会

沈校长由于母亲年事已高,再加上自身身体原因,所以她不能长期驻守学校,但她依然作为学校的掌舵者和领路人,时刻引领并校准着学校发展的大方向

2013年,应沈校长之邀,我和丈夫一起来到离石支教,本来以为只是一年,所以当时还带着年逾八十的婆婆,结果一呆就是3年。后来,婆婆身体不好回去了,丈夫也回去照顾。剩下我一个人,这一呆就到现在。目前,我两地之间奔波,为这所学校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2012年就跟着沈校长一起来支教的、现任离石江阴初中校长的顾明芬,她和她的丈夫一呆就是7年。顾校长膝盖半月板2017年做了个手术,尚未完全康复时就又参与到了江阴初中的筹建之中,扛起了一所新校的责任。

2011年就来支教的胡彪老师,更是已经支教11年,今年暑假刚回去。当年黑发浓密的胡老师,十多年里早已两鬓斑白,略有秃顶,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胡爷爷”。一个个支教老师,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爱的天地。

青年教师成长

教育是强国之基,教师是教育之本,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离石江阴高中的教师主体是青年教师江阴支教团队深知支教终有尽头,所以,最关键和核心的是打造一批带不走的“本土化”的教师团队。

为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离石江阴高中采取五子登科的方式搭建平台,即“结对子、压担子、拉场子、树样子、摘果子”五种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结对子,即以老带新结对子。实施青蓝工程,一方面在学科专业上师徒结对,通过“师父”的帮扶,助推“徒弟”的成长;另一方面在德育管理中,给每位新教师指派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通过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使新教师快速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压担子,即登台锻炼压担子。每学期开展“新教师汇报课”“教学大比武”“班主任论坛”“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活动,同时把班主任、学生会辅导员、备课组长等工作安排给新教师承担,把新教师推上第一线“压担子”,让他们负重前行,促使他们苦练内功、登台亮相,帮助他们及早成为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生力军和主角。拉场子,即撑开场面拉场子。努力寻找各个青年教师身上的“成长点”,创造多种条件,给新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予适时的、满腔热情的激励。树样子,即展示才华树样子。宣传青年教师中的典型事例,树立榜样,激发其他青年教师见贤思齐。摘果子,即成长进步摘果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将成长速度快、脱颖而出的新教师提拔为教研组长或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为新教师展示才华提供位子,让他们摘到“奋斗的果实”,保持继续前进的激情和活力。

同时,每学年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基础上,为参加工作时间在三年以内的教师安排了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的考核。主要从理论学习、师德表现、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命题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青年教师三年达标考核情况与教师转正定级、职务聘任和岗位评优等相结合。现在,在几乎所有教师都达标以后,又根据教师名师称号开启了“名师工程”,不同称号的教师每年需要在公开课、讲座、命题、论文等方面完成不同的任务。

此外学校先后派出多批次的教师赴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有关学科研讨活动,使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中

一流的师资力量是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提升和突破的根本保证。规范管理、精准培养、严格考核,使得离石江阴高中的教师快速成长为视野开阔、业务精湛的教学骨干和管理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示范带头作用越来越明显。

现在,一大批踏实肯干、敬业奉献的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学校各个条线的领导干部,包括校长室成员、中层各科室负责人,各学科组、各年级部的负责人,已经全部过渡成为本地的青年干部。这些青年才俊,继承和发扬了江阴精神和优良传统,他们敬业精神强、执行力强,受到了师生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薪火相传打造特色

在南北两地教育人士的通力合作下,离石江阴高中坚持“十化标准”,明晰岗位职责,建立了一整套依规治校的长效机制,创建成为“管理规范、生动和谐、质量一流、人民满意”的特色品牌学校

十化是指:一、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借鉴江阴模式,管理追求精细化,坚持“扁平化”的二级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决策与基层管理的零距离对接。二、德育全程化、全员化。教师形成“人人都有德育义务和责任”的意识,不仅要管学生的学习,更要管思想、管行为、管生活、管成才。三、教改常态化、长效化。规范教学行为,大力实施新课改,逐步建立了和谐高效的新课堂。四、服务家庭化、精细化。实行家庭化服务管理模式,学校共建共享,师生同吃同住,建立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五、办学特色化、品牌化。积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面向离石区,区内帮扶、区外辐射,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校际交流活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离石区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剪枝培叶唯竭力,桃李盛开尽开颜。我相信,离石江阴高中的全体师生将在积跬步中渐至千里,在积小流中渐成江海在广阔的天地里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这既是习总书记的期待,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我辈教育人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担当。离石江阴高中十二年来的所有成就都是接力探索、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新时代的筑梦之路上,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仍需不断攻坚克难,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以奋斗实干的平凡之躯,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主办:山西省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大街老干部活动中心 (033000 )
TEL:0358-8222136 FAX:0358-8222136 EMAIL:llsggw@163.com
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作维护 晋ICP备2021004084号-1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