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曹操南征北战。一次在出潼关的路上看见一块《曹娥碑文》。这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一直是以聪明人自居的。但是他对这八个字的意思也不甚了然,就问作者的女儿蔡琰。可蔡琰却说:“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于是曹操就问众谋士:“你们可知道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能回答,只有杨修站出来说:“我已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了。”曹操就说:“你姑且不要说出来,让我先想想看。”
曹操苦苦思索,上马走到三里外才想出来。他笑着对杨修说:“你且说出看看。”杨修从容答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丝旁加色,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女字旁加少字,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旁加子是‘好’字,‘齑臼’是接受五辛的器具,受旁加辛字,是‘肄’字(即‘辞’)。这四字合起来是‘绝妙好辞’四字。”
曹操大惊道:“和我想的一模一样!”大家都叹羡杨修的才识。曹操对这件事表面上十分赞赏杨修,可在心里却十分嫉妒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屡次犯了曹操的忌讳:曹操曾经造了一所花园,造好后,便前去观看,也不说好坏,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听罢便说:“门内添‘活’字,就是阔字,丞相嫌门太阔罢了。”于是重新改造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大喜问道:“谁知道我的意思?,,左右说:“是主簿杨修。”曹操口头上称赞他,可心里不免嫉妒。
又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糖。曹操就在酥糖盒子上亲笔写“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桌子上。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上面写的字,就取来汤匙和大家一起分吃了。曹操问为什么?杨修笑道:“丞相不是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背命令呢?”曹操表面上虽然笑了笑,可心里却厌恶他。
曹操恐怕有人暗中谋害自己,经常吩咐左右:“我在梦中喜好杀人,凡是我睡着时,你们切不可近前。”
一天,曹操正在午睡,被子掉在地上了,一个近侍见了慌忙替他拾起盖上。曹操突然跃起把他杀了。然后又躺在床上装睡,好一会儿才起床,见一近侍死在床边,假装不知地问:“是准杀了我的近侍?”众人实情告诉他,曹操大哭,下令厚葬。人人都以为曹操果然在梦中杀人,只有杨修暗暗发笑。在临葬时说;“不是丞相在梦中,实在是你在梦中罢了!”曹操听了越加厌恶他了。
那时起曹操已有杀杨修之心,后来便借惑乱军之罪杀了杨修,其实这里包含着妒嫉杨修的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