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 读书园地


孔子的故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传说孔子是叔梁纥与姓颜的女子野合生下的孔子一生下来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很像尼丘山他的父母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出生于乱世。他出世时,中国历史正处于春秋后期的社大变动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旧的制度日益崩溃而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之中。

孔子不仅博闻多识,而且毕生致力于研求为政和为人之道。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希望依靠自己的广博学识走上从政道路。

孔子离开鲁国后在外漂泊了十四年之久先后到过卫蒲、曹、宋、郑、陈、蔡、晋、楚的边境,并反复进出卫国。

孔子由于一再在政治上遭受冷遇,在晚年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努力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作为教授弟子的课本。

当时周室衰微礼乐败坏《诗《书等典籍残缺不全孔子追溯夏周三代的礼仪制度重新编《书传》,上起唐尧虞舜下至秦穆公时期按历史时序排列史事考察了夏殷以来礼制增减的情况后,孔子说:“从此之后,即使过了百代,礼制的增减情况都可以把握,不外乎是文采和质朴的交替。周朝借鉴夏、殷两朝的礼制而确定自己的礼仪制度,真是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礼制。”《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订的。

古代留下来《诗有上千篇孔子删去重复的部分选取可以用于礼仪教化的篇章共三百零五篇《诗经“诗三百”。

孔子将这些诗全部配乐,礼乐制度从此才得以称述,使得王道完备六艺齐全在编《诗孔子阐发了他的文学观念:“《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既符合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定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创作方向另外他还提“兴的诗学理论阐释文学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孔子逝世后鲁哀公将孔子故居改建为庙收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和书简等。相传鲁国每年按时到孔子墓地供奉祭祀,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地讲习礼仪,举行乡饮、大射等仪式。

他的弟子子贡将他比成不可逾越的日月。儒家后学苟子更将他与古代的“三王”并称。除去焚书坑儒的秦朝,孔子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备受推崇。尤其是到了汉朝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五经立于学官儒学思想成为钦定的正统思想,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地位远远超过诸子甚至被尊“素王”。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评价孔子时说“天下的君王乃至贤人实在太多了活着的时候都很荣耀显赫一旦死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孔子只是个子民,可他的名声和学说却流传了十几代,学者们仍然推崇他为宗师。从天子到侯王,凡是讲论六经道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当作是判断和衡量的最高标准,孔子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主办:山西省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地址: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大街老干部活动中心 (033000 )
TEL:0358-8222136 FAX:0358-8222136 EMAIL:llsggw@163.com
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作维护 晋ICP备2021004084号-1
晋公网安备 14110002000102号